4)第66章 初露锋芒_关山吴钩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应该清楚驿站裁撤的事吧,自去年圣上下旨,到如今已接近尾声。属下明着是文官,前几日接到吏部调令,不久将到陕西任职!所以这往后案件的查处,属下已无力参与了!”

  “驿站精简?”

  这事他知道,却没怎么在意,如今范无锡说起,沈锐忙在心里过滤了一遍。以他有限的历史知识并不知道是哪个衰人提出的建议,但听说,起先并不是崇祯想出来的。

  中间的细节此时无法考究,但他猛然想起一人,这人出名以前是一个毫不起眼的驿卒,因驿站裁撤失业,十四年后,他终结了明朝两百多年的统治。

  驿站传递全国信件,接待来往官员,在那个通讯不发达的年代,可以让让皇帝及各级官员在短时间内知道发生了什么事,从而指示各级部门快速办理。

  明末,政治腐败严重,财政危机严峻,全国各地的驿站系统也成了各级官吏损公肥私、中饱私囊之地。

  裁减撤并驿站,虽然可以节余公孥、遏制腐败。但凡古今中外的改革,最大的阻力莫过一个“利”字,因为改革必然要改变原有的利益分配格局,形成与一部分人争利的局面。

  崇祯之前,也有过这方面的精简,不过最终都因这样那样的原因不了了之。

  据粗略计算,裁减撤并驿站每年可为大明朝节余近百万两白银。但是,在社会财富总量不变的情况下,李自成们要养家糊口,官吏们要吃拿挪用,崇祯则要用这些钱来缓解财政危机。无论采取什么样的配套措施,每年百万两白银的去向,都会在朝廷、官员与驿卒之间引发对立。

  所以,精简机构,得到的结果无非有两种,一是减了这个机构,巧立名目后又加了另外一个,不减尚好,越减越多。二是确实减了,但减去的是基层的办事人员,后续又缺乏妥善安排,任他们自生自灭,后果是引发了空前社会矛盾。

  沈锐不是经济学家,但后世的经验教训已经证明,唯一的解决办法,是设法增加社会财富的总量,完善规章制度及加大执行力度,以平衡各方利益争端。

  可惜的是,这个时候的人并不明白这个道理,驿站的撤并,加快了明朝的覆亡。

  请收藏:https://m.ghtxt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